查看原文
其他

张剑葳|文化遗产保护的跨学科教学探索:WHITRAP-Beijing文化遗产联合工作坊的实践

教席秘书 UNESCO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
2024-09-08
编者按为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促进遗产保护利用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人才培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UNESCO Chair)倡议发起并联合教科文组织相关教席单位和二类机构共同主办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学术论坛在线上召开。论坛期间,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空天研究院等20多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著名学者共同围绕世界遗产与世界文明、世界遗产与考古、海洋遗产与丝绸之路、文化景观、人居型遗产、活态遗产、历史城镇等不同的遗产类型所面临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就不同院校、不同专业间如何开展合作,围绕目前世界遗产领域国际人才短缺,利用世界遗产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经验不够丰富等问题,分别从理论到案例,从国际实践到国际传播、从教学设计到实践教学进行讨论。 为促进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成果分享交流,推动遗产学术共同体发展,论坛秘书处整理了所有参会嘉宾的发言内容,经作者授权,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参会嘉宾发言内容,供遗产研究者及遗产爱好者学习参考。


文化遗产保护与跨学科教学探索:

WHITRAP-Beijing文化遗产联合工作坊的实践

张剑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

导言

今天我想给大家报告的题目是关于遗产教学实践的,是我们WHITRAP北京中心和我们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近年来坚持的一个暑期课堂的项目,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我们的项目是以跨学科作为关键词来做的教学实践。这也是因为文化遗产它到底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是能够成为一个学科的问题,昨天也有老师在讨论了,像杜晓帆教授做了很好的报告。那我们主要想通过一些实践教学,在这个过程中看能不能逐渐摸索一下。


1.概况联合工作坊的实践探索
1.1 试水:第一次遗产旅游联合工作坊

第一次试水的工作坊,是我们学院杭侃教授和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张朝枝教授一起发起的遗产旅游联合工作坊。2018年,当时我们在筹划的时候,还不知道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要合并成文化和旅游部,然后发现正好机构调整了,所以我们生逢其时,可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于是两个学校不多的同学和老师——一共也就十一名学生,还有我们几位老师,做了一个联合调研,在河南和河北调研了一些遗产地,像曹操高陵,邺城博物馆,殷墟等。这些在考古学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遗产地。

调研的最后一天我们安排了在安阳博物馆做的讨论和对话。在调研的六天时间里,同学们的关系和友谊都已经都非常好了,但讨论的时候问题还是很尖锐的,比如说考古的同学就提出,有些重要的考古遗址的旅游开发缺乏研究基础,从而对价值造成了破坏;旅游的同学也很尖锐地指出,说很多的考古遗址,根本就是把资源直接当成产品,完全没有必要的解说和加工,所以展示利用效果的一点儿也不好。那么大家就做一个进一步的讨论,比如遗产价值究竟由谁来决定等等。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做了一个笔谈(注:《遗产的价值、保护、利用与围绕主体问题的讨论——首届遗产旅游联合工作坊笔谈》,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20年06期收录),这个笔谈没想到后来影响还可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给收录了。


1.2 形成工作坊的总体框架

我们从现象问题,做了从实践到理论的一些探讨,接着逐渐形成了一个总体框架:联合调研可以去发现问题,然后我们需要把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看能不能用教学的方式把它产出一定的成果,这就是工作坊的方式。在制度保障上,我们有一个北京大学的暑期课程,这是研究生院支持的一个正式立项的项目,所以它可以发证书,也就是说外校的学生和本校的学生都可以来,只要通过申请,上完课可以颁发我们研究生院盖章的证书,所以有一定的公信力和吸引力。在经费保障上,研究生创新计划会给少量经费,主要还得依靠外部项目经费来支持(但是大家也明白外部经费有时候会不及时支付,所以我们为了教学,常常也是在奉献)。


1.3 历届工作坊

这样的活动我们办了五次。第一次就是刚才讲到的,后来几次分别在山西平遥、贵州安顺、云南大理(由于疫情原因,大理这届只在线上开展),以及今年在福建福州。国内外的高校学生都可以报名,然后专业是比较混合的,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有。


2.跨学科工作坊的关键问题

我想围绕这四个关键问题给大家汇报(图1)。第一、我们当年具体的教学目标,主要根据项目的特点结合地方诉求来设计。第二、跨学科工作如何开展;第三、工作如何推进,因为教学是一项业务活动,里面有专门方法和需要去考虑的节点问题。第四、项目如何可持续。我们先谈第一点和第四点,用平遥联合工作坊为例。

图1 跨学科工作的关键问题

2.1 教学目标、项目如何可持续:平遥联合工作坊的案例
(1)背景介绍

平遥工作坊是在2019年,外部经费由山西省住建厅和平遥县政府支持,他们一起发起了“平遥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国际工作坊”项目,这个项目给予了一些资金支持;同时也是我们“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工作坊”暑期课程,我们集合了四十来位师生一起来做这个事情。

(2)教师团队和教学目标

今天论坛在座的很多老师都参与了这次工作坊的教学。关于教学目标,因为当时跨学科涉及的学科比较多,所以起初我们的野心比较大,现在回过头来看,目标设置的有点儿多。除了规划、建筑、文化遗产、考古这些遗产保护常见的专业领域,我们在社会学、人类学、艺术、旅游这几个方面也都做了一些探索。

(3)教学形式、工作坊进程、任务分工

教学形式是专家授课、田野调查和工作坊研讨,一共九天时间,时间很紧张,所以我们就分成了这几个组(图2)。因为是两个村落,所以每个村落里有这五个业务组去分头开展自己组的工作。内容包括记录、测绘、调研访谈、艺术创作,以及晚上集中讨论和制作,过程非常辛苦。

图2 平遥工作坊任务分工
(4)工作坊成果

我们希望通过调查以及现场的创作,最后能够生成一系列的成果,包括调查报告,对保护和发展的规划建议,以及纪录片、实验影像和展览,从而激活在地社区的凝聚力,引起平遥市民与访客的广泛关注。

因为我们做的是平遥的村子,对村落记忆的记录和梳理,也确实引起了平遥市民比较广泛的关注,有好多中学生和暑期在家的大学生自己报名,问能不能参与我们的活动,于是我们这个活动就又扩大了,又收了一些志愿者,他们是我们的力量补充,在调研中提供了很多帮助。

图3 工作坊展览海报
图4 宣传片和保护发展建议

图3是现场工作结束之后同学们继续制作的成果,这个展览在当年9月份的平遥国际遗产周里得到了很充分的呈现,这是展览的大海报(图3)。这是将要出版的两本调查报告和保护性发展的建议,左边是一个视觉的片子(图4),是几位艺术组的老师同学做的成果,然后影响也确实还可以,《人民日报》做了一个专版的报道。(今天齐欣老师也在,他是这个专版的负责人)。最后的成果我们以专题组稿的形式在《中国文化遗产》出了一期专稿,调查报告也预计明年会出版(注:《中国文化遗产》2020.04 专题组稿,平遥东、西戈山村调查研究报告《寻常村落的日常景观》预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年出版)。


2.2  教学目标、项目如何可持续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2020年的贵州黄果树-屯堡联合工作坊。刚才前面平遥的的案例是世界遗产古城外的村落,希望能把传统村落也纳入一起考虑,不要只保护古城;这个黄果树案例的诉求更加明确:我们要申遗,能不能想一些办法来申遗。所以就是给地方做遗产价值研究和申遗路线的讨论,那么我们就继续以这个形式来组织。

(1)专业分组和目标

我做了几个专业分组:调查屯堡的,调查苗族洞葬的,调查古道的,以及调查重点文物古迹的。在开展调查之前,我们不是很清楚哪些资源适合,所以对可能的方向都做了调查。最后形成的认识是在黄果树瀑布一带的喀斯特地貌上形成的以屯堡、布依族村落等为代表的文化景观,并且用滇黔古道把它串起来,形成“黄果树-屯堡”的申遗路线,最后把苗族的洞葬去掉了。这是分组的调查,工作手段也是刚才讲的多学科方式,这个就不展开讲了。

(2)成果
成果在《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期刊上做了一个专稿的发表,出了一期专栏,调查报告的出版也在策划和准备中(注《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4专稿发表;《黄果树-屯堡调查报告与遗产价值研究》)。对甲方地方来说,我们是为他的诉求做一个基本的咨询和研究的服务,也就是为申遗做基础性工作,包括价值研究、路线研究。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真题实践教学,把汗水挥洒在祖国大地上,是专业能力建设。这次工作的学生以北大学生为主,也兼有一些其他国内外学校的同学。至少对北大的学生来说,这是文博专硕教学体系里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在工作坊里获得的能力建设,对未来就业具备竞争力还是比较必要的。对教师来说,除了教学相长之外,我们要出成果。年轻老师如果没有成果,评职称就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我们也一直在想,出什么样形式的成果以及能不能为有组织科研提供一些准备,至少以此形成比较稳定的教学研究团队。当然能有高质量的课程教学对教师来说是本职工作,就是我们应该去追求和探索的,但问题就是这样的,现在的考评体系重点常常不在教学。但不管怎么样,在教学的同时,我们希望能对老师的科研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增长点。
2.3 跨学科工作如何开展

跨学科工作如何开展,说起来容易,其实是比较难的。这里涉及到几个方面,一个是教学和项目要协同,项目的目标和教学的目标是不完全一样的,不能指望学生一上来就什么都会,得先充分教会;另一个是不同专业的同学,每个同学可能只会自己专业的部分,那多专业在一起怎么协同?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我和平遥工作坊的学员杜林东同学合作了一篇文章,他现在在清华大学读博士,我们就以平遥为例做了一次深入思考。文章题目叫《乡村文化遗产保护跨学科联合调查的实验与求解》,里面就提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学科,就是因为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学科存在所谓的不可通约性,简单来说就是你学的和我学的是不一样的。那该怎么办?大家怎么联合?

(1)"合”的必要:作为跨学科研究的文化遗产保护
现代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它本身是对趋同的、全球化的世界主义的挑战和抵抗。所以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未来要应对更广泛且相互关联的问题,那么我们有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就是特别必要和合理的。
(2)求交集:以共同问题牵引方法

第一是要求交集,以共同的问题来牵引方法。因为当我们刚才说的分几个组去调研,拿回来成果以及工作的时候,我们发现大家好像是各干各的,分别取得了一定的基础性成果,但是怎么算跨学科呢?我们一开始确实没找到方法,它成为影响工作推进的一个很急迫的问题,所以大家就讨论,或者说吵架。然后想到一个解决的路径,就是我们工作坊的不同学科去共同研究同一个相对具体的问题,以这个问题的需求来牵引方法的交集,于是我们就找到一个——公共空间,不同学科都以公共空间为共同目标来研究,看看怎么来处理它。

公共空间有社会层面和物质层面的需求,我们社会组和旅游组着重从它作为社会层面的问题去做调研和设计,规划组和古建筑组着重从它的物质层面,这样我们以这个问题的交集来引领,去探讨这个村落的公共空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包括历史上,也包括现在的和未来的需求。

(3)求并集:历史与未来、全局与个体

第二就是求并集,并集包括历史和未来,包括全局和个体。社会史的研究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既关注过去,又关注社会,这里边有大历史和小历史,有大共同体和小共同体,加入时间的维度让我们对村落过去和现在的结构性关系有了一个认识的可能。因此我们建立了一个全局和个体、过去和未来的一个坐标系,以这样的一个“情景规划”的方法来做讨论,以期社会学、历史学、规划学、建筑学,能够在更大范围里引起共情,来做这样的一个整合的研究。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艺术,因为本质上文化是对人类社会面临所有问题的一个最终的出路和解决方案,而在文化宽泛的概念里边,“历史和艺术从来都是最有力量、而且最容易被共情的部分”,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艺术的形式,用艺术作品去唤起一些共情,去思考它和文化遗产语境里的情感价值有没有同构性。右边是我们艺术组的同学用平遥本地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光漆来制作的一个装置艺术(图5),把漂亮的推光漆工艺用到村里捡的古建筑旧构件上面,这就是一个尝试性的探讨。

图5 推光漆

综上,我们形成两点认识,第一点是首先我们需要补充通识,扩大公约数,这才能让各学科的成员们有一个贯通对话的基础,不然大家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基本知识,这样是没办法跨学科推进的。第二点就是要用问题牵引求交集;然后再是从历史和未来、全局和个体两个维度去求并集,以求得关联和整合。


2.4 工作如何推进:福州工作坊的案例
(1)课程目标
福州已经是历史文化名城了,还很希望能申报一项世界遗产。我们就获得了这样一项委托的任务,研究一下,究竟是用名声比较响的、已经在申遗预备名录里的三坊七巷去申遗,还是说用马尾船政,还是说福州其他有特点的,像烟台山、上下杭、鼓岭等等遗产资源呢?我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能不能整合这些资源?之所以福州会有这么多遗产资源点,和城市本身的特性是有关系的。它的特性是什么?就涉及到在世界遗产的语境里面,我们如何去提炼它的价值。换句话说,对于这样的一座历史化名城,我们如何去归纳提炼它的叙事线索,从一个城市历史叙事的角度去把握和认知它。
我想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对我们参加的同学,即使福州没有申遗成功,也不意味着我们这次工作是失败的,因为我们至少为理解和认识这个城市,为叙述和书写福州的城市历史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今年我们在工作坊,也相应的邀请了一些研究近代史的专家来担任教师。
(2)课程设置

我们现在的组织形式已经基本稳定,我、李光涵、王思渝我们三位每年来做主持教师,然后根据遗产地的特点和项目特点,再邀请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师。课程设置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熟悉背景,这个过程相当于赋能,在这个线上授课的阶段教同学一些必要的方法和背景知识。第二阶段是让助教带着同学去做文献阅读和搜集资料,做一个初步的准备。第三阶段是现场的田野调查,教师带着全体来做工作。整个下来的时间有20天,但中间有同学自己在工作的时间。

(3)工作坊成果

时间所限,成果没有时间一一展开介绍了,我非常快的过一下。分成了几个组:这是三坊七巷组(图6-7),除了做历史地理沿革,现状调研里很重要的部分是让大家去阅读其中的人物是怎么串起来空间史的。这是上下杭组,也是一样的工作方法和调查内容。这是马尾船政和鼓岭组,这是烟台山组(图8-9)。

图6-7 三坊七巷组

图8-9 上下杭、烟台山组

我们几位老师分别带一个具体的组,这是对于地块区域的发展的梳理,最后呈现出空间和功能演变的过程。那么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希望社会学和人类学专业的同学在里边多发挥作用,去了解重要人物家族,去建立人物关系网。

图10很复杂的这个图是我们同学画出来的关系网,其实它是和空间物质实体能够对应的。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希望能够把整个福州用这样的网络给它连在一起,当然它里面会有时间的发展,也会有这样空间和人物的关系。对现状利用的这些调查也都做得非常详细,最后形成这一组推荐的遗产点。

图10 任务-建筑关系网
(4)分组工作协同整合

这是其中一组的工作,我们还需要把它整合起来。如何去做整合,其实就是分组工作的协同整合,也就是教师“吵架”的这么一个工作,我们当时也是吵了一架,所以照片上的大家看起来神情各异。这需要主持教师去努力的贯穿和整合,我们第一是要成果导向,第二要能够坚持住这样一个整体的叙事线索,来把我们所有的工作串在一起。

最后我们就始终坚持这样的层次结构:福州的特点就是这些启蒙的思想、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引起的一些社会结构的变化,同时在城市功能上也带来很具体的一些变化,于是我就提出以这样的一个有层次的线路图来统领不同的主题,然后让各组同学再把这些具体的主题分别对应到物质实体上去,包括学、住、商等等方面。最后形成了一个整体的成果,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的框架设计最终呈现出来(图11-12)。

图11-12 福州城市历史叙事


3.总结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们现在在谈跨学科的工作,是因为人类的整体知识已然是分化了的,当然它现在又要走向整合,但这种整合不是简单地恢复过去、否认已有的学科分类,让人人都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像达·芬奇那样的英雄,而是我们要站在人类已有生产力提升、劳动分工的基础上,应对未来问题的一次关联整合。基本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去将文化遗产与其相关的多学科有效协同,真正意义上突破多学科协同时的不可通约性。

好,我就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

可以直接观看视频全文:

温馨提示: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字整理:郑杏子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本科生
文字校审:张剑葳 老师

张剑葳,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文化遗产学系主任,北京大学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北京)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专委会副主任,国家文物局保护工程评审专家,《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期刊副主编,曾任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挂职)。2022年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青年计划。专著《中国古代金属建筑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第八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主持国家级一流虚拟仿真课程一项,曾获全国高校教师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创新大赛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5责任人),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材课件,多次获北京大学教学奖。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课题一项,国家社科重大基金子课题一项;主持完成国家文物局课题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面上项目各一项。主持及合作完成数十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曾获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工程一等奖(第五完成人)、山西省优秀规划设计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李光涵等|“文化景观”遗产的有关问题——兼谈文化景观与文化空间的关系●庄优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之社区规划)的若干实践陈平|文化遗产价值:传播途径与实施策略齐欣|遗产传播:关注社会进程中的文化与自然●沈世伟|法国高校遗产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与启示●吕舟|文明视角下的世界遗产●陈寿田|世界遗产5C战略的良渚实践●肖时珍|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 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对话:武陵源的蝶变●李江敏|遗产教育与人才培养

●邵甬|人居型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张玉钧|从世界遗产的完整性到国家公园的完整性

●保继刚|哈尼梯田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詹长法|国际语境下海洋考古遗产的探索与保护

●王心源|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实在性与评价标准真理性的思考——兼谈作为一门科学的文化遗产研究是可能的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UNESCO 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